林木
- 乔木类
- 石榴属 油桐属 樟属 杨属 刺槐属 松属 桉属 落羽杉属 白蜡树属 泡桐属 桑属 茶树 苹果属(除水果外) 橡胶树 悬钩子属 朴属 楝属 榉属 柳杉属 青檀属 栗属 杏 柿 柳属 梓树属 杜仲 枣 圆柏属 木犀属 榧树属 悬铃木属 红千层属 台湾杉属 火焰树属 榛属 金合欢属 李属(除水果外) 木通属 七叶树属 润楠属 油甘 云杉属 崖柏属 桦木属 栲属 紫檀属 冷杉属 桤木属 旱莲木 鹅耳枥属 雪松属 三尖杉属 珙桐属 杜英属 坡垒属 山桐子属 八角属 素馨属 刺柏属 油杉属 落叶松属 木姜子属 水杉属 红豆属 黄檗 楠属 黄连木属 化香树属 枫杨属 栎属 无患子属 檫木 木荷属 秤锤树属 柚木 椴树属 香椿属 枣属 毛白杨
- 品质描述
- 种植推广
- 产权状况
- 基地图像
- 用户口碑

属半冬性中晚熟强筋品种,平均全生育期230.9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0.7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窄短披,叶色浓绿;冬前分蘖力强,冬季抗寒性较强,春季起身拔节快,两极分化快,苗脚利索;株型半紧凑,叶片窄长、上冲,2010-2011两年平均株高72.0-83.5cm,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纺锤型穗,穗小,成熟落黄好,受倒春寒影响,穗下部有缺粒现象;籽粒角质,粒小,饱满度较好,黑胚率较低,容重高。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田间自然发病轻。本年度成产三要素为:亩穗数39.2万,穗粒数38.
产量表现
西农1376/西农88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期:关中平原灌区10月10日—10月20日为宜,关中川道地区10月15日—25日为宜。播种量:400公斤左右产量水平的地力亩播量7.5-9公斤;500公斤左右产量水平的地力亩播量6-7.5公斤。施肥:重施基肥(含有机肥)轻施追肥;一般可用10%左右氮肥作为后移追肥利用,亩施氮、磷、钾配比为:400公斤以上目标产量水平12:10:6为宜;500公斤以上目标产量水平13:14:8为宜。防治病虫草害:播种结合整地要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或进行种子包衣。小麦拔节—抽穗期要注意防治小麦红蜘蛛和早期麦蚜虫、白粉病等,小麦抽穗期后—灌浆期要注意防治麦蚜虫和赤霉病的发生。结合三喷一防增施叶面肥或磷二氢钾,增加籽粒饱满度和千粒重。12月上中旬或次年3月上旬选择温度适宜的晴天进行化除杂草。灌水: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进行冬灌,促进小麦根系正常发育;若遇春旱酌情春灌。
适宜种植区域
2009~2010年度参加省冬Ⅱ组引种试验,11点汇总,8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471.3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7%;2010~2011年度参加省冬I组引种试验,11点汇总,8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538.7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2.1%。
品种来源
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高肥力地早中茬种植,利用时注意防治赤霉病。

授权品种全国适宜种植区域
2009~2010年度参加省冬Ⅱ组引种试验,11点汇总,8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471.3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7%;2010~2011年度参加省冬I组引种试验,11点汇总,8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538.7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