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
最热
- 品质描述
- 种植推广
- 产权状况
- 基地图像
- 用户口碑

特征特性
半冬性,幼苗半葡伏,抗寒性较好,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层厚,株高80~85cm,茎秆弹性好,抗倒性较强。近长方穗,穗型较大,结实性好,每穗结实32~35粒。籽粒半角质,千粒重45~50g。综合抗性较好,适应性广。成熟中晚,熟相较好。
品质测定
2004-2005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分析,蛋白含量13.9%、14.11%,湿面筋含量28.1%、28.2%,面团稳定时间4、4.2min。2002-2004年江苏省区试三年平均蛋白含量13.9%,湿面筋含量27.4%,面团稳定时间3.7min。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2005年农业部组织的品质鉴评面条得分86分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江苏省淮北片区试二年平均单产7136.25Kg/hm2,比陕229增产15.6%。2004年江苏省淮北片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772.55Kg/hm2,比陕229增产8.6%。2004、05年黄淮南片区试平均单产8352Kg/hm2、7862.1Kg/hm2,比豫麦49增产2.2%、5.94%,2006年黄淮南片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398.3Kg/hm2,比豫麦49增产4.27%。
栽培技术要点
(1)9月底至10月中旬播种均可,最适播期为10月5-15日。(2)合理密植:适宜播种量为控制基本苗每亩12-16万,肥力水平偏低或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3)施足底肥,控制返青肥,重施拔节肥。亩产500公斤以上产量,一般底肥亩施土杂肥3-4方,纯氮13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9公斤,越冬期追施平衡肥尿素2.5-5公斤,拔节后普施拔节孕穗肥,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施肥时间掌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定长,倒二叶露尖前后,脱肥早的田块可适当提前施肥。后期注意养根保叶,提高千粒重。(4)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减轻或推迟纹枯病发病;返青至起身阶段防治好纹枯病和白粉病。孕穗至扬花期采取药肥混喷防好白粉病、蚜虫,延长叶片和穗部功能期,提高产量。
适宜种植区域
苏皖北部、河南中北部和鲁南地区早中茬中高肥力田块
育种方法
是以郑州8329(即豫麦29号)为母本,徐州86195-14-4-4-1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的常规小麦品种
审定情况
苏审麦[2004]01;国审麦[2006]012
抗逆性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耐病性强,抗旱、抗干热风。
产量表现
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75.5公斤,较对照陕229增产15.59%,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组织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2公斤,较对照陕229增产8.62%。
栽培技术要点
(1)9月底至10月中旬播种均可,最适播期为10月5-15日。(2)合理密植:适宜播种量为控制基本苗每亩12-16万,肥力水平偏低或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3)施足底肥,控制返青肥,重施拔节肥。亩产500公斤以上产量,一般底肥亩施土杂肥3-4方,纯氮13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9公斤,越冬期追施平衡肥尿素2.5-5公斤,拔节后普施拔节孕穗肥,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施肥时间掌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定长,倒二叶露尖前后,脱肥早的田块可适当提前施肥。后期注意养根保叶,提高千粒重。(4)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减轻或推迟纹枯病发病;返青至起身阶段防治好纹枯病和白粉病。孕穗至扬花期采取药肥混喷防好白粉病、蚜虫,延长叶片和穗部功能期,提高产量。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品种来源
郑州8329×86195-14-4-4-1
亲本来源:郑州8329(豫麦29号)(♀) 徐州86195-14-4-4-1(♂)

授权品种全国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暂无该品种的种子销售!
我的浏览记录
农贸集市
更多>>农事资讯
更多>>2024-04-12
2024-04-12
2024-02-22
2024-02-22
2024-02-22
2024-02-18
2024-02-18
2024-02-18
2024-02-18
2024-02-17
农事百科
更多>>2016-02-02
2015-06-19
2016-02-16
2015-11-23
2015-08-10
2015-08-04
2015-07-22
2015-04-28
2019-03-22
2015-03-21
农事问答
更多>>2022-01-07
2020-11-25
2020-11-24
2020-11-24
2020-10-08
2019-10-16
2019-10-16
2019-10-16
2019-10-16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