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
最热
- 品质描述
- 种植推广
- 产权状况
- 基地图像
- 用户口碑

特征特性
甘蓝型半冬性三系杂交油菜,成株株高161~172cm,中生型分枝。一次分枝8~9个,二次分枝5~7个,单株有效结角420~460个。每角18~21粒。千粒重3.2~3.8g。全生育期240天。
品质测定
种子芥酸含量接近≤0.5%,硫代葡萄糖苷含量30umol/g左右,含油量39.6~41.2%。
产量表现
试验单产幅度为2289~3250.5Kg/hm2,平均单产2855.85Kg/hm2,较常规对照种宁油10号增产7.7~24.6%,增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播期在9月上中旬,每亩播量0.5公斤,10月下旬移栽,苗龄控制在35天以内,达到壮苗移栽亩栽8000-9000株。直播种植适宜播种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亩播量0.3公斤,每亩留苗1000-12000株。(2)施足基肥,亩施土杂肥1-2方,过磷酸钙40-50公斤,尿素10公斤,1公斤硼砂;冬季追施15公斤尿素作腊肥;抽苔后追施10公斤尿素。(3)移栽前用油菜专用除草剂作土表处理,可基本控制整个油菜生长季的杂草生长,苗期和移栽后重点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初花期喷药防治菌核病。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江苏油菜产区及周边地区种植。
育种方法
是以淮16A为母本,以P67-3为父本杂交而育成。
审定情况
苏审油[2004]02
抗逆性
菌核病发病率20.6%左右,病指10.8;抗寒性中等,受冻率65~91.8%,冻指38.8;抗倒性中等。
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2000~2001年度平均亩产190.93公斤,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0.33%,不显著;2001~2002年度平均亩149.3公斤,比对照增产4.06%,显著;两年平均亩产170.12公斤,比对照增产2.02%,不显著。200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34公斤,比宁杂1号增产8.73%。
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江苏省油菜区推广种植。
品种来源
淮杂3号

授权品种全国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江苏省油菜区推广种植。


暂无该品种的种子销售!
我的浏览记录
农贸集市
更多>>农事资讯
更多>>2021-07-20
2021-05-13
2021-05-13
2021-03-27
2021-03-05
2020-11-27
2020-10-26
2020-10-22
2020-10-09
2020-10-09
农事百科
更多>>2015-08-10
2016-02-26
2016-05-20
2016-02-02
2015-06-19
2015-01-13
2015-10-08
2015-04-28
2019-03-22
2015-03-21
农事问答
更多>>2022-01-07
2020-11-23
2020-11-23
2020-08-19
2020-08-18
2019-10-16
2019-10-16
2019-10-16
2019-10-15
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