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
最热
品种名称:
粤标5号
人气指数: 0.73%
持 有 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育 种 人: 何秀英 潘庆华 廖耀平 王 玲陈钊明 林 菲 程永盛 陈粤汉刘 维
转让形式:
预期售价: 面议
人气指数: 0.73%
持 有 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育 种 人: 何秀英 潘庆华 廖耀平 王 玲陈钊明 林 菲 程永盛 陈粤汉刘 维
转让形式:
预期售价: 面议
- 品质描述
- 种植推广
- 产权状况
- 基地图像
- 用户口碑

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1~115天,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短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植株矮壮,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孕穗期和开花期均为中强),后期熟色较好。科高91.3~98.4厘米,穗长20.7~21.7厘米,亩有效穗18.1~19.4万穗,每穗总粒数132粒,结实率85.6%~87.9%,千粒重22.8克。米质鉴定为国标和省标优质1级,整精米率64.2%~68.6%,垩白粒率5%~8%,垩白度0.6%~0.8%,胶稠度67~69毫米,直链淀粉16.1%~17.1%,长宽比3.1,食味
产量表现
2013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31.21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4.69%,增产不显著;2014年晚造复试,平均亩产475.17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减产0.42%, 减产不显著。2014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86公斤,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增产4.38%。日产量3.75~4.2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注意防治白叶枯病。\\r\\n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品种来源
粤丰占/C101A51

授权品种全国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暂无该品种的种子销售!
我的浏览记录
农贸集市
更多>>农事资讯
更多>>2021-11-24
2021-09-15
2021-08-06
2021-07-20
2021-07-14
2021-06-18
2021-06-02
2021-06-01
2021-05-11
2021-04-26
农事百科
更多>>2015-08-12
2016-05-20
2016-02-02
2016-02-16
2015-11-23
2015-08-10
2015-05-20
2015-04-28
2019-03-22
2015-03-21
农事问答
更多>>2020-11-23
2017-05-28
2017-05-28
2016-06-28
2016-06-28
2016-04-22
2016-01-11
2016-01-11
2016-01-11
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