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最新
最热
品种名称:
扬麦18
人气指数: 1%
持 有 人: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人: 高德荣 张伯桥 程顺和 张 勇 吴宏亚 吕国锋 陆成彬 张晓祥 朱冬梅 范金平 吴荣林
转让形式:
预期售价: 面议
人气指数: 1%
持 有 人: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人: 高德荣 张伯桥 程顺和 张 勇 吴宏亚 吕国锋 陆成彬 张晓祥 朱冬梅 范金平 吴荣林
转让形式:
预期售价: 面议
- 品质描述
- 种植推广
- 产权状况
- 基地图像
- 用户口碑

特征特性
芽鞘绿色,苗期直立,叶色绿色。株高78~85cm,花药黄色,茎叶蜡质多,旗叶长度22~29cm,旗叶宽度1.8~2.4cm,旗叶角度中等,叶片无茸毛。穗长度9.5~13.0cm,全穗小穗数19~22个,长方形穗,长芒,白壳,护颖无茸毛,护颖嘴延伸芒状,护颖脊明显,穗粒数40~42粒。红粒,半角质,籽粒卵形,籽粒容重770~798g/L,千粒重38~40g。全生育期209~214天,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晚1~2天;中早熟,后期熟相较好。
品质测定
出粉率在65%~70%,沉降值在29~31mL左右,降落数值≥300s,干基蛋白含量12%,湿面筋含量20%,面团稳定时间2.0min。
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度安徽省区试平均单产6407.25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8.50%,增产显著,居首位;2006-2007年度区试平均单产6475.5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74%,增产极显著,仍居首位。2006-2007年安徽省生产试验单产6367.5Kg/hm2,比对照增产2.8%。2006-2007年度江苏省淮南区试平均单产6939.6Kg/h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4.15%。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于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育种方法
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抗白粉病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1993年春以含有Pm21抗白粉病基因的新抗源南农P045作交本与丰产品系扬88-128作母本杂交,1994年春在温室将F1与扬麦158杂交,然后以扬麦158作轮回亲本以1年两代的速度连续回交5次,1997年再与宁麦9号回交3次,通过选株、选系,2003年育成扬03G12。
审定情况
皖麦[2008]001;苏审麦[2009]01;浙审麦[2011]001
抗逆性
抗白粉病、小麦黄花叶病,中抗赤霉病,感到中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
在2008-2009年区试平均亩产408.71公斤,居参试品种首位,比对照增产14.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区试平均亩产384.31公斤,比对照扬麦11增7.09%,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
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扬麦18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扬麦18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扬麦18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适宜种植区域
上海市
品种来源
4×宁麦9号/3/6×扬麦158//扬88-128/南农P045

授权品种全国适宜种植区域
上海市


暂无该品种的种子销售!
我的浏览记录
农贸集市
更多>>农事资讯
更多>>2024-05-15
2024-04-12
2024-02-22
2024-02-22
2024-02-18
2024-02-18
2024-02-18
2024-02-18
2024-02-17
2023-05-16
农事百科
更多>>2016-02-02
2015-06-19
2016-02-16
2015-01-13
2015-01-13
2015-08-10
2015-05-20
2015-05-04
2015-04-28
2015-03-21
农事问答
更多>>2022-01-07
2020-11-24
2020-11-23
2020-10-08
2020-08-19
2020-08-18
2019-10-16
2019-10-16
2019-10-16
2018-08-29